报道画面(赵海林 截图)
七月的龙泉山,绿意盎然。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再度将镜头对准龙泉山生态保护修复暨国家储备林项目,通过CCTV-13与CCTV-17两大平台连续报道了晚熟水蜜桃产业,重点展示“中蟠104”“晚湖景”等特色品种的丰收景象。
这是央视继2021年、2024年后再次聚焦龙泉山项目。镜头下,四年前这里还是荒山秃岭,如今已蜕变为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示范区。
作为昆仑集团生态类战略性新兴产业,龙泉山项目开创了四川集体林PPP运作模式的先河。项目概算总投资121亿元,总规模56.6万亩,其中,规划了1.6万亩以水蜜桃、油橄榄为产业的经济林。央视、省市等主流媒体对龙泉山项目的持续关注,折射出龙泉山项目在国家多重战略布局中的标杆意义。
当前正值龙泉山项目最后一批晚熟水蜜桃采摘季。相较于早熟水蜜桃,晚熟水蜜桃充分接受光照并积累糖分,风味更醇厚。项目的水蜜桃单颗直径最大可达10余厘米,重量超8两。央视报道特别强调了龙泉山项目在科技创新与品种优化上的突破。报道镜头深入果园,展示了果农们忙碌而喜悦的采摘场景,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种植和精细化管理,确保每一颗水蜜桃的品质上乘。报道还提及了项目在促进当地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积极贡献,展现了龙泉山项目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试运营期间,龙泉山项目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桃树认养”“桃花节”等模式,有效拓宽水蜜桃销售渠道。产果期间,水蜜桃销售持续火爆,印证了市场对绿色生态农产品的高度认可。此次节目播出后,进一步提升了龙泉山项目水蜜桃的品牌知名度,为项目拓展市场、吸引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荒山到果园,当生态效益与经济收益在此完美融合,一座山脉的重生,见证着一个企业的发展理念变革。下一步,龙泉山项目将进一步探索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围绕水蜜桃等特色农产品,发展深加工产业,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同时通过规划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等业态,把龙泉山打造成为集采摘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