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乘客分发面包和矿泉水(闵露 摄)
近日,一辆由广东开往四川大竹、满载乘客的大型客车,在石会收费站匝道处突发故障熄火,如礁石般阻塞了车流。酷暑难当,乘客们焦躁不安。
“班长,监控中心通知大客车故障,乘客正由交巡警护送来站,入口需临时管制!”收费员侯秋菊的紧急报告划破了平静。班长闵露抬眼望去,内广场人头攒动,喧嚣四起。“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所有人就位,做好接待安抚!”她果断下令,抓起扩音器带人冲向人群:“各位乘客!我们备了冰西瓜,请跟我来!”
“热死了!”“还要等多久?”抱怨声此起彼伏。闵露迅速分切西瓜,汗水淌下鬓角,声音却沉稳有力:“大家的心情我们理解!安全第一,车已拖往前方维修,很快就能接大家走!”与此同时,收费员张慧和同事们穿梭在人群中,将提前备好的矿泉水和面包一一递上。清凉的水瞬间抚平了不少人的紧皱的眉头。
一位怀抱婴儿的年轻母亲格外无助,孩子哭闹不休。张慧见状,迅速跑回宿舍拿来水、面包和小风扇,轻轻为孩子扇风:“别着急,先喂孩子喝点水。”母亲紧绷的面容终于舒展。另一边,闵露发现一位白发老人被晒得摇摇欲坠,急忙搀扶至阴凉处,递上水和藿香正气液,细心询问。
时间在忙碌中流逝。当维修好的客车驶入广场时,闵露和张慧立即引导乘客有序登车。张慧守在车门,清点人数、叮嘱安全、提醒座位号,还不忘给带孩子的旅客递上备用瓶装水。直到最后一位乘客踏上台阶,她才松了口气,汗水早已浸透制服。
大巴启动,许多乘客隔着车窗挥手告别。那位母亲怀中的孩子也安静下来,小手贴在玻璃上。更让工作人员意外的是,车上传下了一封简短却滚烫的感谢信:“在石会收费站,我们遇到的不是冰冷的关卡,而是温暖的驿站。感谢你们的面包、水和西瓜,更感谢那份热情!”
广场恢复通畅。张慧抹去汗水,与闵露相视一笑,转身回到岗亭。阳光将他们的身影拉长,如同连接焦虑与安心的桥梁。张慧端坐窗内,挺直脊背,笑容重新点亮小小的窗口——下一段守护,已然开始。
这“驿站”,不仅是车辆的停靠点,更是困境中心灵交汇的渡口。无数像石黔高速收费员、路巡一样的道路“坚守者”,正以微小却坚韧的诚意,默默接住旅途的颠簸。他们每一次俯身倾听、每一次伸手相助,都在车水马龙间,悄然垒砌起一方方微小而牢固的“安心岛”,成为行路者最值得信赖的慰藉坐标。